详情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页

【人民网】勇当中伊合作的开路先锋——砥砺七十五载,谱写央企担当

时间: 2024年09月25日   

人民网——第七届中央企业优秀故事创作展示暨AIGC创意传播作品征集展示活动

勇当中伊合作的开路先锋

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2013年,中铁国际作为承载中国中铁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全球化公司,坚守海外事业初心,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高水平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先后促成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等多个国际重大项目落地生效,参建的中老铁路、安哥拉索约(SOYO I)联合循环电站6个项目获得鲁班奖(境外工程),打造深受共建国家赞誉、属地民众获得感强的标志性典范工程,形成一系列接地气、聚人心、惠民生的成果。

  近年来,中铁国际积极践行中国中铁海外“双优”发展战略,深化“一体两翼N驱”海外新发展格局,持续推进海外单位的实体化属地化发展,着力推动属地化经营和“根据地”建设,努力推动海外事业走深走实,循序建立了以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东、南美以及港澳地区等为代表的境外根据地,接续推动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聚焦扶贫济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让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更好惠及共建国(地)人民,为推动属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一、伊拉克国家领导人多次点赞的“中国方案”

  巴格达时间2024年5月29日,在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召开前夕,新华社发表了题为《好朋友 好伙伴 好兄弟—中阿合作20年回顾》的报道,报道中介绍了川铁国际公司设计施工总承包的伊拉克巴格达尼苏尔立体交通枢纽,并表示尼苏尔立体交通枢纽项目是中阿务实合作的一个缩影。

  2023年7月,苏达尼总理亲临尼苏尔立体交通枢纽项目开工仪式并宣布项目开工,此后仅10个月时间,苏达尼总理已先后4次赴项目实地调研并对项目建设给予中肯评价,充分表明政府及民众对项目建设的高度期盼、对中国方案及中方建设者的高度信任。

  二十多年来,受伊拉克战争影响,巴格达道路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交通拥堵状况长期没能得到显著改善,给当地民众的出行带来极大困扰。

  项目部积极对接融合国际标准和规范,全面运用中国工程设计施工先进技术和成熟经验,为尼苏尔项目量身定制打造了2高架 5隧道的解决方案,包括桥梁、地面公路(铁路)、隧道和下穿隧道4层结构,该方案将5倍提高区域交通承载能力。为了保障项目顺利实施,项目部引进了诸多“中国技术”“中国方案”,比如在伊拉克首次使用盖梁后张法技术及整套预应力产品,包括钢绞线、锚具、桥梁支座等产品,这样使结构尺寸更小、更加轻便、也更美观,桥下也有更大的空间通过更多的车流和人流。

  在隧道施工中,运用先进的隧道监测系统、桩基施工技术以及中国物资设备等等一整套方案,确保隧道挖得更深、更安全高效,使伊拉克原建设隧道一般深度不超过10米一下提升到最大开挖深度达到24米,隧道建设能力实现飞跃提升。

  二、充分助力伊拉克能源产业振兴

  伊拉克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石油工业是其经济的支柱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初,伊拉克属于比较富有的国家,但是随着海湾战争和伊拉克内战的爆发而变得贫困。随着近年来国际形势改变、治安更趋稳定,曾经战火纷飞、满目疮痍的伊拉克正在抹去尘埃,大力振兴石油工业、发展基础设施,实现大踏步发展。

  面对海外突发安全事件,在中国大使馆和中国中铁党委精心指导关怀下,川铁国际和项目党组织组织实施了惊心动魄的海外“撤侨”工作,撤侨过程中发挥出的战斗堡垒作用成效做法拍摄进央视《祖国不会忘记》栏目,是现实版的《红海行动》,切实体现了党中央、各级党委政府及中国中铁各级党组织对海外员工生命安全关怀与爱护,这也是推动“走出去”企业境外业务发展行稳致远的坚强后盾。

  三、勇当中伊深化合作的“开路先锋”

  苏达尼表示,“伊拉克愿做中国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伙伴,欢迎中方继续积极参与伊拉克重要基础设施、能源项目建设,加大对伊化工、电力等领域投资”,中伊领导人共识为企业助力伊拉克建设指明了方向。

  志合者,不以山河为远。为进一步深耕伊拉克国别,中铁国际将秉持“高质量  可持续  惠民生”原则,深入贯彻落实中国中铁海外体制机制改革部署要求,勇当中伊务实合作的“开路先锋”,持续聚焦基础设施和产能合作等领域,积极发挥中国中铁全产业链优势,坚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持续加大机构、人才、资源属地化力度,推进在建项目优质履约、争创一流、锻造精品,打造典范工程,向属地政府展现企业良好形象,为中伊务实合作贡献力量,协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为中国中铁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贡献中铁国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