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当地时间11月16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
在印尼巴厘岛同印尼总统佐科
共同视频观摩雅万高铁试验运行
雅万高铁全长142公里,设计最高时速350公里,连接首都雅加达和万隆,是印尼和东南亚第一条高铁,也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建设项目。对于这一中印尼务实合作的旗舰项目,两国元首高度重视,亲自推动。
今年7月佐科总统访华期间,两国元首一致认为,要深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好旗舰项目,确保雅万高铁建设走稳“最后一公里”。习近平主席在会谈中说,双方要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不断走向深入,结出更多硕果,“力争如期高质量建成雅万高铁”。佐科总统说,雅万高铁是印尼快速发展的象征,印尼愿同中方共同努力,确保雅万高铁按时竣工运行,“使其成为两国友谊的又一丰碑”。
中国中铁作为雅万高铁中方主要参建企业,承建了雅万高铁靠近万隆方向约57公里的线路施工以及全线电力与电气化工程。此次试验运行的线路由中国中铁承建,位于德卡鲁尔站至4号梁场区间,承担着示范引导全线建设并在G20峰会期间向外界展示雅万高铁建设成果的重要任务。开工建设以来,试验段一直走在全线建设前列,为推动和促进如期高质量建成雅万高铁树立了样板和标准。

作为雅万高铁建设主力,中国中铁集结所属中铁三局、中铁四局、中铁电气化局等单位优势资源,发挥在大型基础设施和高铁建设领域丰富的施工经验及品牌优势,科学组织、攻坚克难,克服地质构造复杂、征地拆迁迟缓、建设资金不足、新冠疫情影响等诸多困难,在全线建设中实现了首次爆破、首桩、首墩、首梁等工作;在圆满完成自身建设任务的同时,又根据两国政府的要求,开展了路基附属、架梁及帕达拉朗车站的支援建设任务,真正起到了“样板、标杆、引领、示范”作用,彰显了大国央企的担当作为。
作为此次试运行始发地,中国中铁承建的雅万高铁德卡鲁尔车站
位于西爪哇省万隆市德卡鲁尔镇,站房建筑面积为1.5万平方米,设2台4线,预留2台5线,可同时容纳1500人候车,高峰每小时发送量为3200人。
德卡鲁尔站周围群山环绕、河流蜿蜒,其设计理念遵循“山水相融,自然之美”主题,将当地自然风光的曲线之美运用在车站建筑中,凸显自然灵动之美。
建筑立面采用高低错落曲线设计,似山峦叠翠,与周围群山形成呼应。
立面材料采用大面积玻璃幕墙和铝板幕墙,似水波粼粼,与周边村落交相呼应。
从车站出发,可便捷前往万隆市区亚非会议纪念馆、万隆动物园等著名景点。
在德卡鲁尔车站东侧,中国中铁承建的德卡鲁尔动车段主要承担动车组一、二、三级检修任务,预留四、五级检修扩建条件。动车组检查库采用立体化作业平台,可以实现动车组入库后快速便捷、全方位、安全有序地检查整备作业;检查库内设置先进的安全监控联锁装置,保证库内作业衔接紧密、安全可靠;采用先进的运用检修设备,包括轮对踏面诊断装置、动车组外皮洗刷设备、不落轮镟床、地坑式架车机等。这些设备的技术含量和技术要求等级均代表了高速铁路维修设备的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中铁承建的帕达拉朗车站位于西爪哇省万隆市帕达拉朗地区,站房建筑面积为9833平方米,设2台4线,可容纳1000人同时候车,高峰每小时发送量为2300人,是全线唯一一座与既有铁路进行换乘的车站,在此可与印尼普速铁路互联互通。车站设计突出“万隆门户,换乘枢纽”的功能,建筑采用曲线屋面和流线型设计,立面采用玻璃门洞设计,彰显速度感与科技感,象征着科技新城的新起点。从帕达拉朗乘汽车前往规划的科技新城,仅需5分钟。
中国中铁承建的6号隧道位于万隆市西北侧普瓦卡达县境内,全长4478米,是全线最长的一座隧道。隧道位于低山丘陵区,地质为早期火山喷发堆积而成的黏土、泥岩、火山角砾岩,隧道内地下水位高,隧道上方长距离穿越浅埋层,施工难度较大。中国中铁采取超前地质预报、增设锁脚、边墙注浆等多种工法,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并于2022年2月18日实现全隧贯通。
中国中铁承建的10号隧道位于万隆市郊区,全长1230米。隧道地表主要分布为水稻田,出口为村镇,最大埋深37米。隧道在进口段下穿曲线半径仅200米的既有运营铁路,下穿段埋深浅、围岩差,隧道洞身为软弱围岩,且水量丰富,施工极易引起路基沉降,对既有铁路运营安全带来风险。中国中铁采用精密监控量测、纵横抬梁加固、地表注浆止水等技术工艺,确保了施工进度及安全,并于2021年8月6日实现隧道贯通。
雅万高铁电气化接触网架设施工,采用了中国中铁
研制的恒张力放线车。它具有较高的张力控制精度和灵敏度,架设的接触网导线每米平直度精度整体控制在0.05毫米以内,最高可达到0.02毫米,大大优于当前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接触网平直度验收标准0.1毫米,从而保证奔驰的高铁列车持续平稳获取电力。
雅万高铁采用的接触网系统,也是由中国中铁自主生产的“简统化”接触网装备。
‘“简统化”就是接触网零部件及安装实现“简单统一标准化”,具有“三统、一提高”特性,即“统一技术参数、统一并简化装备结构形式、统一并减少零部件种类,提高关键零部件服役性能”,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接触网。
与传统接触网装置相比,“简统化”接触网装备腕臂零部件数量减少了39%,施工安装时间减少了1/3,产品制造的稳定性、零部件的集成度却全面提高,大大提升了施工和运营维护的工作效率,为统一标准装备、智能识别零部件故障提供了基础。
雅万高铁全线架设接触网导线373.11条公里,全线通信、信号、电力、牵引供电系统装备全部由中国企业制造;同时,线路使用的高速道岔,也均由中国中铁研制,首次实现了中国高铁道岔系统出口,且产品的设计和质量达到了目前道岔行业的最高制造水平,这
对推动我国高铁装备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
施工过程中,中国中铁各参建单位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建设绿色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一是按照印尼环境管理体系相关法律规定,做好弃渣场的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工作。
二是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噪音,做到不扰民和文明施工。
三是保持施工场地清洁。
采取洒水降尘,预制场、小型构件厂和拌合站设置三级沉淀池和废料处理池,妥善处理废水、废料。
1号隧道采用泥水盾构法进行施工,对压滤机处理分离出的清水进行检验,满足环保要求后回收利用。
四是工程完工后进行场地整理,恢复原地貌。
路基施工与边坡绿化同步,打造绿色长廊。
中国中铁在雅万高铁建设过程中传承中印尼友谊,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造福沿线民众,赢得广泛赞誉。
一是采购本地原材料。
大量采购使用印尼本地生产的钢材、水泥等原材料和通用的四电、机械设备,累计采购金额达到51.2亿美元。
二是创造就业机会。
按照中印尼用工比例1:4配置用工,最高曾达到1:7左右,累计为印尼当地带来5.1万人次的就业。
三是积极培训当地员工。
通过建立培训机构、中方员工“师傅带徒弟”、现场实训等方式,累计培训印尼员工达4.5万人次,为当地培养了大量焊接、电工、机械、混凝土浇筑等熟练技术工人。
四是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在地震、海啸、洪灾等自然灾害发生后
,中国中铁员工自发向印尼红十字会、当地社区、公益组织等机构捐款捐物,助力灾区灾后重建。
印尼开斋节、宰牲节和中国中秋节以及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向沿线村民捐赠生活用品,与当地员工一同庆祝传统佳节。
目前,中国中铁承建的雅万高铁隧道全部贯通,路基、桥梁、车站土建工程完成量均在92%以上,全面转入线上施工阶段,正线铺轨、“四电”等工程有序推进。雅万高铁开通运营后,雅加达至万隆列车旅行时间将由现在的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分钟,将极大改善当地交通状况,助力印尼经济社会发展,对深化中印尼两国务实合作、促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