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页

【重磅】接续奋斗五载 陆“锁”终变陆“通”▏热烈庆祝“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中老铁路顺利通车

时间: 2021年12月03日   

▲中老铁路正式通车

编者按

伟大历史时刻,令人激动不已!

在中国与老挝建交6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12月3日下午在北京同老挝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通过视频连线共同出席中老铁路通车仪式。16时44分许,中老两国元首下达发车指令,中老铁路通车。

中老铁路全长约1035千米,分为老挝段和国内段,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使用中国装备。通车后,从中国昆明至景洪仅需3个多小时,至老挝万象10小时可通达。作为“一带一路”的样板工程,联通之路、友谊之路,中老铁路顺利通车,谱写了中老两国人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崭新篇章。

▲中老铁路全线示意图

News

知难而上实施“精品工程”

接续奋斗五载,成就“陆”联中老梦想。

从2010年签署备忘录到2016年12月正式开工,迎着一轮轮朝霞,赶着无数个暮色,中国铁路人的坚守奉献终于开花结果——一条翻山越岭、穿江过隧的跨国铁路如巨龙般蜿蜒,将中老两国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老挝人民孜孜以求的“陆”联梦想已成为“活跃跃”的现实。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面对施工物资匮乏,物资运输能力不足,雨季道路塌方常态,工程技术工人缺乏等诸多困难,建设者们拧成一股绳,无所畏惧,知难而上,高站位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建成,展现了中老双方团结合作的强大力量。

▲由中铁国际承建的中老铁路管段路基工程共计6.869公里,包括孟塞站、班华楠会让站路基。本图为孟塞站附近路基

作为中老铁路主要发起方之一,中国中铁国际集团授命组建中国中铁中老铁路项目建设指挥部(以下简称“中老指挥部”),统筹协调系统内各参建工程局,设计院,并具体承建老挝乌多姆赛孟塞县境内19.30公里的施工任务。开工以来,先后克服地质环境多变、安全风险高、建设难度大等困难,在全线率先完成7座隧道和14座桥梁施工,打造了坚不可摧的中国质量,刷新了日新月异的中国速度。

▲由中铁国际承建的华楠站双线特大桥位于中老铁路沿线老挝乌多姆赛省孟塞市,大桥全长1019.288米,2019年华楠站双线特大桥被评为中老铁路标准化工地

▲中铁国际中老铁路班华楠一号隧道顺利贯通,隧道全长2626米,系全线第二座2000米以上贯通的隧道

2017年11月和2019年4月,老挝现任国家主席通伦(时任老挝前总理)两次视察中铁国际施工管段,对工程进度、质量、环保等给予充分肯定。中国驻老挝大使馆王文天、姜再冬两任大使也给予高度评价。2019年11月17日,老中公司建设指挥部给中铁国际管段项目部发来贺电,祝贺项目部率先在全线完成隧道和桥梁主体工程。

News

和谐共生 打造“绿色走廊”

▲老挝自然风光

中老铁路沿线自然环境优美、与蜿蜒的铁路交相互映,形成青山葱葱、绿水悠悠的美好图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包括中铁国际在内的中老铁路建设者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设理念,坚守绿色环保底线,落细环保措施,加大环境保护设施投入,加强对树木、植被及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将施工沿线打造成为美丽宜人的“绿色走廊”。

News

守望相助 促进“民心相通”

▲央视国际频道特别报道了中老指挥部牵头各单位参与共建老挝农冰村小学,携手共建中老友谊之路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心相通”。中老铁路项目推进期间,中老指挥部牵头各标段持续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积极参与老挝公益事业。吸纳当地人员就业,为属地员工提供技能培训,与学校师生开展共建活动,义务修路架桥,义务支教,医疗救助,捐资助学,抗洪抢险……,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丰富实践,铸就了中老两国人民牢不可破的友谊。  

▲2021年11月8日,中铁国际等单位捐建的操场上向老挝农冰村小学捐赠防疫用品及学习用品

▲中国中铁参建员工与老挝小学师生共同开展文艺汇演

2020年3月,老挝确诊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后,中老指挥部第一时间与老挝卫生部取得联系,了解老挝疫情防控物资需求,并紧急协调从国内采购20万只医用口罩,代表中国中铁将防疫物资移交老方。各参建单位也积极向当地卫生部门、公安机关、学校等机构捐赠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防疫物资,为当地困难职工捐赠生活和防疫物资,志愿为当地群众提供测量体温、发放口罩、对房屋周边进行消杀等服务。中国中铁与老挝人民携手抗疫、共克时艰的生动实践,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居民的高度赞扬。